面对复杂的世界,先贤们通过细致地观察与深入地思考,将他们分成阴和阳两大类。阴阳包含了先哲对自然界和社会等一切事物认识的辩证思想,一切事物的形成、变化和发展,其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变化。它们相互依存,又相互对立,在此消彼长中不断转化,这就是哲学中矛盾的对立和统一。

《易经》说:“无极生太极,太极生两仪。”“两仪”就是阴阳二气。在阴阳二气相生相克、互相转化的过程中,诞生了宇宙间万事万物。很早以前,阴阳只是作为阳光向背的意义而出现的,向着太阳一面叫“阳”,背着太阳一面叫“阴”,后来又转化解释为气候寒与暖。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,把阴阳作为一种哲学概念,广泛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种互相对立的事物例如日月、昼夜、明暗、动静、男女、内外、寒热、刚柔、迟速等等,它们都可分成阴阳对立两个方面,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转化的,所以《易经》有“一阴一阳谓之道”的说法。这个“道”就是天地变化发展的自然规律。

世上任何事物都有阴阳,“阴阳”代表事物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。阴阳现象是无所不在的,阴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可以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。所以老子说:“万物负阴而抱阳。”

《周易·系辞传》中曰:“易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”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。”在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,认为无极生太极,太极生两仪,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为宇宙。无论从宏观,还是从微观,“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物物一太极。”这就是先贤对宇宙起源和万物内部结构的认识。

阴阳转化是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。任何事物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,就会走向反面,黑夜与白天,春去夏来,秋复冬往,一天如此,一年也是如此,这是自然界变化不可抗拒的法则,我们有再大本事也不能改变这些自然规律。只能遵循自然规律,在这些规律中找生存法则。

在这个世界中,一方面是生命物质不断诞生,另一方面是生命物质不断消亡,就这样生生灭灭地变化着,而其中的原动力不外乎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,相生相克,形影不离,对立而又统一的相互作用。

阴阳是研究八字的理论基石。八字预测就是运用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的生克制化,来推测人生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。运用阴阳五行理论,对一个人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的生命密码进行综合分析,搞清楚其中各个五行的旺相休囚,及其发展变化规律,就能推算出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。